一般而言我們為學生貼音位,都是用耳朵聽的方式來確定位置,但對自學指而言是根本做不到,若有人幫忙最好,若沒人幫就完全無法使用,如果能用計算的方式來定音位就能克服這個問題,這個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,只是據我所知知道的人似乎不多,現在就把這個方法說出來,以供參考。
圖 1
想要計算音位的位置,首先要測量有效弦長,就是弦枕到琴橋的距離,由于弦枕固定所以可以不用管,但琴橋需要注意,琴橋靠近拉弦版的面應與琴面成直角,而f字孔的缺角原則上對準琴橋腳之中央,請參閱圖1
圖 2
接這可以測量有效弦長了,如圖2
圖 3
圖3弦枕處
圖 4
圖4琴橋 實際測量A弦,有效弦長為330mm
? A弦的4度音為該弦的1/4(根據畢達哥拉斯之理論,4度音之弦長比為4:3,也就是該弦縮短1/4處)
330X0.25=82.5
圖 5
因此A弦的4度音,也就是3指的Re,是距離弦枕82.5mm的地方,如圖5,可用立可白在該處做記號。
特別說明:因為拍攝角度的問題,導致圖片有點誤差,這一點要特別說明并請讀者見諒,請以實際測量數據為準。
5度音的定位,也就是該弦4指的音位
? 5度音與弦長比為3:2,因此該弦縮短1/3處為其音位,其計算方式為
330/3=110mm
圖 6
請在該弦1/3處以立可白做記號,如圖6
接下來講大2度的定位,就是第1指的位置。
圖 7
? 大2度與弦長比為9:8,就是該弦縮短1/9處,其計算方式
330/9=36.6…如圖7
在此我還要再次特別說明,這一點很重要請務必注意:
通常我們為學生定的音位都是以手指中央為定音位點,但這個計算法不是,這個計算法是截弦點,我們按弦的截弦點是手指按弦時手指與弦接觸之最外側(手指按弦之中央與最外測大約有2到5mm的差距,因手指粗細不同而有差別),因此不可以直接按這個測量點,否則因會太高。
圖 8
建議:以測量點退回3mm為貼紙之中心,或是以貼紙之最外緣接近測量點,如圖8
我實際按法,按完之后,從琴橋方向看,免強可看到測量點也就是立可白點,如圖9
初學者一般我只建議貼1.3指的音位,現在增加第4指,但不建議貼2指的音位,因為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所以不說,請參閱其他相關文章。
再次提醒:每把琴的尺寸多少有些差異,因此有效弦常也不一樣,因此建議務必以我建議的方法測量,計算,千萬不要以我的琴的數據來定音位,這樣就失去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,而且音也可能不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