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鼓是我國古老的民族藝術,它來源于生活,又很好地表現了生活。腰鼓是滿、彝、漢等民族棰擊膜鳴樂器。歷史悠久,發音脆亮,在民間廣泛流傳,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,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,張揚出獨特的藝術性。腰鼓作為一項民間藝術,已融入舞蹈健身之中,使更多的朋友了解和掌握打腰鼓的技巧、技法,進而弘揚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。
一、腰鼓的結構簡介及規格:
鼓身木制,形如木桶,中間較粗而兩端稍細,兩面蒙以牛皮、馬皮或羊皮。鼓身涂以朱漆或繪有花紋圖案。
二、腰鼓有大小不同規格:
大號腰鼓,鼓長38厘米、面徑20.5厘 米;
二號腰鼓,鼓長33厘米、面徑16厘米;
三號腰鼓,鼓長31 厘米、面徑14厘米;
四號腰鼓,鼓長26厘米、面徑12厘米。
鼓身一側裝置兩個鼓環,系以紅綢布為鼓帶。兩根鼓棰長25厘米,棰尾系以紅綢穗為飾。
三、腰鼓的挎法:
演奏時,奏者將鼓帶掛于右肩,鼓身斜挎左腰,雙手各執一棰敲擊,兩棰即可同擊一端鼓面,也可各擊一端鼓面。
四、鼓點簡介:
腰鼓發音清脆響亮。無固定音高。鼓點有花點、碎點、單點、雙點、起鼓點、路鼓點、邊點、幫點等?;佑星眯“?、雙展翅、歡呼跳躍、串花籬笆、對臉笑等。
1、起鼓點:
××⊙ ×⊙ | × O| 咚咚巴 咚巴 咚
××⊙ ×⊙ | × O| 咚咚巴 咚巴 咚
××⊙ ×⊙ | × ×| 咚咚巴 咚巴 咚咚
××⊙ ×⊙ | × O‖ 咚咚巴 咚巴 咚
打法:雙手按節奏敲擊。腳按節奏踏步四次。
【咚】為右手棰尖敲擊鼓心。
【巴】為左手棰尖敲擊同側鼓心。
2、路鼓點:
×⊙ ×⊙ | ××⊙ ×⊙‖ 咚巴 咚巴 咚咚巴咚巴
打法:雙手按節奏敲擊。
腳:
第一種方法是按節奏踏步四次。
第二種方法是一拍左腳向前邁一步,二拍右腳向前邁一步,三拍左腳向前邁一步,四拍右腳跟在左腳后成丁字步。
【咚】為右手棰尖敲擊鼓心。
【巴】為左手棰尖敲擊同側鼓心。
一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擊鼓心后甩至右側身后,同時眼睛看右手。
二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擊鼓心后甩至胸前。
三拍按節奏敲擊。
四拍動作同二拍。
3、花樣【一】敲小棒
手:一二拍同路鼓點,三四拍雙手鼓棒在胸前按節奏敲擊五次。
腳:動作同路鼓點。
4、花樣【二】雙展翅
手:一拍雙手鼓棒同時敲鼓一次后拉開。 二拍雙手鼓棒同時再敲鼓一次,三四拍動作同路鼓點。
腳:動作同路鼓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