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胡遠距離滑指練習
來源:網絡 作者:佚名 時間:2022-03-04
二胡遠距離滑指練習
一般超過大三度的滑音就屬于大滑音了,在常見的二胡“遠距離滑指”動作中,要求手指不顫動,滑行中對音高的改變要圓滑、流暢,前后音要平穩過渡。以下是一種滑奏手法的示意(F大調為例)。
遠距離下行“滑行”
左圖是用一個手指(圖中是無名指)從高把位向低把位進行小六度的滑行動作。
注:
遠距離“滑行”和連續的“半音滑奏”的區別可參見下頁“遠距離半音滑奏”頁面的說明。
在上圖中,若要手指沒有“滑音”(過渡音)出現,則要采用“移指”或“跳把”的手法,圖中從“7至5`”這個動作采用的是“跳把”的手法??刹捎脝位?、雙向滑或和“跳把”相結合的手法進行練習。
在二胡大間距的滑音演奏中,除了前面提及的一般性的滑音外,還有一種是按弦的手指(常見的是無名指)在滑奏時憑借手指顫動的動作,實現在滑奏中有明顯的“半音階”感的效果。在實際應用中,使用得較多的是下行的“半音滑奏”。
遠距離的“半音滑奏”和前頁提及的“遠距離滑指”是有區別的。雖然兩者都有滑行的痕跡,但“遠距離滑指”在連續的滑行中沒有半音移動的感覺,主要考慮的是滑行要具有平穩性和連貫性,滑音的表情要滿足樂感的要求等。而后者在滑行中,一定有半音移動的節奏感,當在實琴上由于連續的半音移位,連續的累加音程誤差是否失控等。
“半音滑奏”和“小二度遞減換把”的區別是:
1、“半音滑奏”在移位中還帶有滑音,要結合“滑指”的手法,而“小二度遞減換把”是要盡量減少換把中的滑音(過渡音),采用的是“移指”的手法,在實琴上要體驗“移指”和“滑指”的不同效果。
2、兩者虎口是與手指一起移動的,所以兩者都是一種連續的換把動作。“半音滑奏”應屬于“滑指換把”的范疇,而“小二度遞減換把”是屬于純粹的換把動作。
以下只是這種滑奏手法在音位棒上的示意:
遠距離下行“半音滑奏”的技巧非常難。
左圖以F調為例進行“半音滑奏”的模擬練習(采用無名指的小二度的下滑動作)。
在實琴上初練下行的“半音滑奏”時,滑奏的手指關節弧度可稍平些,且手指按指的壓力要結實。這種練習中的動作有點象右手連頓弓的練習方式。
練習的要點是要有清晰的顆粒度,以及均勻準確的節拍,在從高音向低音移動過程中,1-4指的間距應逐步增加;反之,應逐漸減小。
在高把位的“半音滑奏”,由于滑行的距離不會很長,所以一般采用虎口固定的方式進行“半音滑奏”。以下也只是一種示意的動作。
高把位下行“半音滑奏”(虎口固定)
左圖是在第五把位,無名指半音滑奏的練習。左手拇指和虎口固定不移動,只以手指伸縮的動作實現滑奏(這里是無名指連續的收縮動作),注意把位并沒有改變。
參照左圖,也可進行“移指”和“滑指”不同方式的練習。
注:
1、在左圖中,當無名指下伸至15排以上時,手指短小者就難以將食指保留在第8排孔位上。這時食指可不再保留在第8排孔位上(但虎口應穩定住)。
2、在新把位概念中,將第四把位以上統稱為“高把位”。